一、什么是两化融合贯标?
中国的“两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技术作支撑,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也就是说,两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
两化融合的贯标认证活动,能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融合之中,从而使得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得到加快;与此同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活动,还能使企业的战略及战略的实施步骤更加清晰明了,使得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
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目标不同
两化融合贯标是对企业全方位的提升,覆盖企业全员、全要素。企业通过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的形成各个方面的和企业战略方向一致的新型能力,不断的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贯标只是在知识产权管理、获取等单个领域内提升,只是规范企业知识产权方面单个领域的管理,只覆盖单个领域和部分部门,不涉及全员和全要素。
2.实现途径不同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强调知识产权相关管理活动和过程,加强规范化的途径来达成所需要的管理目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除了强调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的规范化以外,更加注重强调动态性,即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化工具来提升工厂生产、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的效率。两化融合贯标除了要求贯标实施者懂得企业管理咨询,还需对信息化知识和工具有很深的了解。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价值点
1、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2、实力认证
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
3、竞争优势
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提高竞争力。
4、规避风险
通过顶层设计,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5、提升管理
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6、政策倾斜
通过评定的企业在某些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7、项目申报优先,评选加分
工信部明确提出,优先从符合两化融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中选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CPS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6分。
8、政府采购
在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政府采购方面,已将是否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9、市场采信
供应商遴选与评价、销售授信、招标投标、金融机构投融资、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中央企业信息化考核、资质认证等领域具有巨大优势。
申报两化融合的好处
政府支持:
1、工信部、省经信委部门项目资金申报优势、资质评定优势;
2、地方性政府补贴,贯标的企业在后续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因为省、市经信委的后续政策与专项资金也比较多,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专项等等,这些与两化融合贯标成果是紧密相联的。
3、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4、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CPS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6分。
5、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明确方向:
1、工信部、省经信委部门项目资金申报优势、资质评定优势;
2、地方性政府补贴,贯标的企业在后续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因为省、市经信委的后续政策与专项资金也比较多,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专项等等,这些与两化融合贯标成果是紧密相联的。
3、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4、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CPS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6分。
5、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团队建设:
1、构建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理念的信息化团队,明确人员角色、职责及考核指标,使团队人员具备快速高效、责权清晰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水平;
2、全员两化融合意识提升;
3、相关技术与业务人员专业化水平能力提升。
可以说,两化融合贯标的评定结果采信,在供应商遴选与评价、销售授信、招标投标、金融机构投融资、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中央企业信息化考核、资质认证等领域具有巨大优势
三、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做两化融合贯标呢?
顾名思义: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即在当前软件产业高速发展,大数据渗透各行各业的环境下。传统制造企业在传统工艺及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去吸纳这些软件、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用来武装自己的硬实力。也就是说,只要传统制造企业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去辅助自己企业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的水平及效率,就达到了两化融合贯标的基础要求。
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即在当前软件产业高速发展,大数据渗透各行各业的环境下。传统制造企业在传统工艺及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去吸纳这些软件、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用来武装自己的硬实力。
也就是说,只要传统制造企业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去辅助自己企业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的水平及效率,就达到了两化融合贯标的基础要求。